close

韓成山:黃崖山戰役中的“活烈士”

□本報記者 朱文龍 通訊員 朱洪濤
清明節,孟良崮烈士陵園擠滿前來為英雄掃墓的人。人群中,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格外顯眼,他身穿解放戰爭時期的解放軍制服,在石壁前泣不成聲。
人們聚在一起打聽他的身份,有人告訴大傢,老人叫韓成山。“韓成山?我剛才看到石壁上有他的名字,他是烈士啊,怎麼還在人世?”一名眼尖的圍觀者說道。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說:“沒錯,他就是活著的烈士。他哭,是在祭奠他死去的戰友。”
這要從71年前講起。
1947年,國民黨軍隊瘋狂向解放區進攻。沂蒙山區作為革命老區,自然受到瞭國民黨軍隊的“格外照顧”,蔣介石派出瞭王牌74師進行圍剿,意圖一舉消滅革命力量。
1947年4月,按照上級指示,韓成山所在的部隊負責從正面阻擊74師,掩護部隊和群眾轉移。
4月26日凌晨,韓成山跟隨部隊急行軍20華裡,趕到黃崖山。解放軍剛把兵力佈置好,74師就“兵臨山下”。據韓成山回憶,敵軍先是以四架飛機、兩個炮兵營對黃崖山陣地進行狂轟濫炸,然後以一個營的兵力發起沖鋒。
戰鬥進行得很慘烈,敵人一個營被打退瞭,再增加一個營,兩個營被打退瞭,又以一個團從正面進攻。戰鬥從上午打到下午,鎮守陣地的七連打退瞭敵人的七八次進攻。同時,七連戰士傷亡過半,彈藥將盡,情況十分危急。
這時,上級命令七連迅速撤出戰鬥。但是,堅持到瞭第四天的韓成山和他的戰友們,發現已經無法撤退。由於他們的頑強阻擊將大部分敵人牢牢吸引在這裡,敵人把秋風嶺圍得水泄不通。
韓成山和戰友們想從後面突圍,卻發現他們的身後是懸崖深淵,黃崖山主峰西面是深480米的懸崖,北面是深溝,而此時成千的國民黨士兵從東面的坡上蝗蟲似的擁上來。
“同志們,人在陣地在,跟敵人拼到底!”排長朱際昌下瞭命令。不久,子彈、手榴彈打光瞭,戰士們抱起石頭砸向敵人。
這時,韓成山聽到距離陣地十多米的敵人高叫著:“抓活的!”朱排長將身上最後一個手榴彈扔向敵人,當排長把最後的彈藥打光之後,韓成山和其他五名戰友手挽著手,高喊著“共產黨萬歲”縱身飛下瞭山崖……
不知過瞭多久,韓成山醒瞭過來,而眼前是滿天的繁星。此時的韓成山右腿骨折,右手拇指被打斷,渾身上下全是傷。幸運的是,已一天兩夜滴水未進的韓成山,被一名叫石貞文的老農救瞭下來。
據韓成山回憶,石貞文老人每天除瞭送飯,還采草藥給他治病。當時食鹽緊缺,石貞文老人把傢裡僅有的一點鹽拿出來給他洗傷口。一次,石貞文老人給韓成山送來瞭羊肉湯,一問才知道,老人將傢裡僅有的一隻小羊宰瞭。跳崖時都沒掉過一滴眼淚的韓成山,此時被感動得熱淚直流。
在石貞文老人和當地老鄉的精心照料下,韓成山先後轉移瞭四個隱藏的地方,養傷71天,右腿和右手的骨折處基本愈合後,平安回到老傢沂南縣辛集鎮招賢村。
此時,韓成山才知道,黃崖山一戰,我軍以一個連的兵力成功阻擊瞭74師兩個團的進攻,消滅瞭600多名敵人。韓成山所在的七連被授予“英雄連”的稱號。後來,韓成山的名字也被刻上瞭孟良崮烈士陵園的石壁。
由於想念戰友,回到傢鄉的韓成山想和部隊聯系,但始終未能如願。“我是一個傷殘軍人,在不能為群眾謀福利的時候,我絕不能給國傢增添負擔。”韓成山拒絕瞭大傢的提議,不找待遇,憑著在部隊學到的醫術,加上自己的鉆研,成為瞭一名醫生。同時,他還長年擔任革命傳統教育宣傳員,多年來到機關、學校、企事業單位作報告多達500多場,聽眾達30餘萬人次。
直到1977年,當年參加過黃崖山戰役的機槍班班長劉楹厚在尋訪戰鬥舊址時,偶然得知當年犧牲的烈士韓成山還活著,才把這位在傢鄉隱居30年的戰鬥英雄“挖”瞭出來,“活烈士”韓成山的名字從此叫響沂蒙大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aeai44260 的頭像
    iaeai44260

    龍蝦的採購清單

    iaeai442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